有一种逆行,是去往没有硝烟的战场,白色的防护服里,他们眼神坚定。最美的逆行者就在身边,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医学院的学长学姐们也是冲刺在这场战役一线的医护人员,武汉的医院里,也有他们的身影。
下面让民小医来介绍这些奋战在一线最可爱的人:
于文杰
年级:2012级
专业:护理学
姓名:于文杰
现供职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
辅导员:王珂初心和使命:
在院党总支发出援鄂倡议后,我就主动提出了申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明白党员冲锋在前是义务,作为医务人员控制疫情、控制病情是我的责任。我希望能到一线工作,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起一防线。
抗疫期间工作:
在武市汉金银潭医院综合病区护理普通病人。因为病毒的无情肆虐,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些“隔阂”,家人不能探望,加之长时间待在病房,病人难免会有些情绪。除了完成护理工作,还要时刻留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沟通,细致入微地关心。我会特别留意那些年纪大的患者,因为他们有的人没有智能手机,有的也不太会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我会教他们怎么用社交软件,帮着联系上他们的家人。因为家人的关心、鼓励,最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乐观是良药,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工作感受:
还记得第一次戴上防护面罩仅40多分钟,脸上就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戴着防护用具、穿着密闭防护服,给繁重的工作又增加了难度。经常干着活,汗流浃背,防护服里湿透的衣服黏在背上,很难受。但是,在病疫面前,这些困难都是小事,都能克服。
对母校及学弟学妹说的话:
回忆自己的专业成长,到现在我还是很钟爱护理事业,并在为之不断奋斗,感谢母校辛勤的栽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四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在教室、操场、图书馆,挥洒青春。四年后,我能有机会支援武汉,用我自己专业的业务能力为武汉分忧为国家解难,这是多大的荣幸!学弟学妹们,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可以做成,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将来为母校争光,在国家有难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在前方等着你们!
赵晓欢
年级:2012级
专业:护理学(专升本)
姓名:赵晓欢
现供职单位: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辅导员:王珂
初心和使命: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既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国难当前我必须挺身而出,竭尽全力,用自己专业所学救助更多的病人,到疫情最前线去,用生命守护生命!
抗疫期间工作:
我工作的地方是武汉江汉方舱医院,舱内床位1848张,是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我的工作岗位是预诊分诊处,主要负责舱内一楼,二楼,东区,中区,西区所有病人的康复出舱,确诊病人的入舱,危重病人的转院以及舱内所有的协调工作。
工作感受:
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勒紧口罩,仿佛把自己装进密不透气的塑料袋里一样,工作起来憋气,呼吸困难,大脑缺氧,由于哈气护目镜时常雾蒙蒙的,汗水顺着头发和脖子往下流,每次出舱身上的秋衣湿透了,手术衣也湿透了,鼻子上的压痕生疼形成硬结和色素沉着,我们居住地距离上班地方二十公里,来回需要三个多小时,加上舱内的工作时间,每次我必须坚持十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排…再多不适和困难我都想办法一一克服了,始终坚持初心,不忘使命,坚守医者仁心,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本心。
对母校:
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导,教会我专业知识,传授我专业技能,提升我的思想品质,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为自己是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对学弟学妹:
增强体魄,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我思想品质的修养,没有天才的灵光,囊萤映雪,匡衡偷光,破釜沉舟,柳暗花明;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有志者,事竟成,奋斗的征程才是最美的青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朱欢欢
年级:2012级
专业:护理学
姓名:朱欢欢
现供职单位:郑州市中心医院
辅导员:王珂
简介:
朱欢欢(党员),郑州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护师,工作四年,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得到患者、领导的一致好评,疫情暴发后,1月27日向院党委请战,2月9日得到命令出发支援武汉。
工作经历:
武汉,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名誉天下的名胜古迹,有特色的风味小吃,还有热情豪爽的武汉人。我向往这座城市,只是从未去过,这次听到了她请求支援的声音,我来了。
2020.2.9 早上08:50接到单位电话,出发支援湖北。我的心跳瞬间提到120次/分,我紧张,害怕,担心,我害怕我防护不好,回不来,我担心一岁的女儿,我妈妈一个人搞不定,再加上她的手脚不利索(有帕金森)我更是担心,我哭了,懦弱的哭了,这时我想起了请战书,我签过字,按过手印的请战书,我是一名党员,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双重身份,不允许我退缩,守护武汉,就是守护河南,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人,想到这些,边落泪,边收拾自己,短暂的培训,我听的格外认真,因为我知道我此去的目的是什么,我要为守护武汉出一份力,更要保护好我自己。培训过后,在院领导的组织下,我们庄严宣誓,鼓舞士气,瞬间觉得武汉不可怕,我们团队有这么多人,背后有整个中心医院做后盾,没什么可怕的。 与此同时,妈妈在家给我收拾着随身换洗的衣物,科里的同事也陆续知道我要去湖北的消息,怀孕6,7个月的同事、护士长、主任,在门诊前,弯着腰给我收拾、整理医院给我们配备的物资,我受宠若惊,觉得此去光荣无比。上车前,我看到了前来送行的老爸,哭成泪人的护士长,我再次落泪,这次是坚定的眼泪,必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安全回来。在河南卫健委门口,300名来自河南各大医院的逆行者集结完毕,18:30乘飞机飞往武汉,在飞机上,我们集体手挥着五星红旗,唱着我和我的祖国,空乘人员向我们鞠躬致敬,至此,我心中的忐忑早已烟消云散,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到达武汉,我惊呆了,武汉变了,她变的满目疮痍,千疮百孔,整座城市弥散着消毒水的味道,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了以往的车水马龙,路上到处都是禁止通行的标志,到处闪烁着红蓝爆闪灯,提醒着人们,武汉病了,请不要到处乱走!
到达酒店之后,整理了自己的思绪,我们整组河南医疗团队,蓄势待发,我们有个响亮的代号――“随豫而安”!在机场我们遇到了来自浙江的医疗团队――“浙风挡雨”,我们相视一笑,目光坚定,我们有个共同的目的:坚决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不破楼兰终不还! 到达战场以后,我们各大医院自动形成临时党支部,由陈传亮院长统一领导,大家团结一致,从衣食住行,到防护培训,到工作流程,每一步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人民为武汉捐来物资,保障我们的生活,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出一份力,连武警官兵、法院律师都充当起了后勤人员,为我们送餐、送水,搬运物资。
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无数的感人事迹,让我感动流泪,也正是这些事迹更加坚定了我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每次进舱,最大的工作量就是安抚患者的情绪,不停的解答她们的疑问。2月22号那天,是我最忙碌的一天,那天除了日常的工作外,我和我的另外两名队友,负责采集了58名患者的咽拭子,安排了8名患者出舱复查胸部CT。对于他们来讲,这就像一场考试,激动的等待着宣布成绩。那天有人激动,有人哭泣,我们尽心的安慰着,鼓舞着,为了分散患者们的注意力,我将患者召集起来,向他们讲解着手卫生的重要性,示范着什么是七步洗手法。大家都学的很认真,有的跟着我一起做,有的录着视频,有询问这样做规范吗?这一刻,大家似乎忘了那个令人讨厌的“考试成绩”。随后,组织“健身教练”(她们是一群爱好健身的中年患者),带着其余患者开始了每天的健身操。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我们同武汉患者一起奋战着,她们会因为我们带去的小零食欢呼雀跃,我们会因为患者愉悦的心态而斗志昂扬,我们彼此搀扶,坚信春天会来临!不一样的武汉之旅,赋予了我崇高的责任与担当,这将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一次旅行!
“不破楼兰终不还!”正是他们破釜沉舟的信念,才换来今天国内肺炎可控的形式。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国难当头,他们挺身而出,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勇敢的向前,无私的奉献,对于我们医学院学生来说,这是榜样,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医学的道路很长,这种坚持不懈,勇敢向前的精神是我们最好的伴侣。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医学院全体师生,向最美的逆行者致敬!
·扫码关注我们·
本期文字:孟瑶
本期图片:医学院宣传部
本期编辑:雷厚裕
本期审核:董悦颖
指导老师:杨皓博